2013年4月12日 星期五

旅行,是為了回到原點

0 意見

現在是2013年四月。

五年前的四月某天,我坐在古亭站旁的一間小咖啡館,
手上一杯「不單單特調」,面前則是一本空白的筆記本。
我抬頭望向窗外,剛進大學還不到一年,心中卻充滿了茫然。
那些四年課表上的科目,真的就是我的未來嗎?
我內心知道,我想要創業,也想要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事情,
但是,我能夠做什麼?

於是,「創誌社」成了我的答案。

五年下來,我們辦過一期雜誌,拍過一部電影,
因為這兩件事情,辦過幾次演講、分享,甚至是上電視、報紙。
而我的能力與經驗,也隨之累積、成長,
但是,我們想做的事情,依然沒變:

我們希望能夠讓更多人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跟解決問題的企圖心。

五年後的今天,我有了共同創業的夥伴,我們決定要把這個夢繼續完成,
於是我們辭去了工作,要徹徹底底地為自己的夢想負責到底。
而在讓你們看見這個夢的可能之前,請容許我們去旅行。

旅行,是為了回到原點,是為了回到最初的動機,
是起跑之前的蹲下,是展翅之前的羽化。
我們有了新的名字「創致」,新的計畫跟想法,
我們期待在14天的旅程之後,
能夠帶給更多人不一樣的思考,
也會有更多人願意一起來完成這個夢想,

請等我們回來,與你一起繼續創造思考的極限,
繼續,相信你的夢想。
閱讀更多...
2013年2月16日 星期六

教育,應該有更多選擇:人文行動高中參訪記行

0 意見

有一位朋友說,他曾經問過身邊的朋友對於台灣教育的看法,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回答不滿意。但問到該怎麼改變教育的時候,卻沒有一個人回答的出來。台灣的教育始終為人詬病,但是對於改變教育,我們到底做了什麼樣的努力呢?

在一位朋友的邀請之下,我有了一個到「宜蘭人文行動高中」參訪的機會。宜蘭人文學校是台灣少數實驗教育很不錯的例子,之前早有耳聞,但是始終沒能親眼目睹那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回事。而這一次,透過朋友的邀請,我才終於能夠一窺人文學校的教育精神與面貌。

開放式的教室與教育


踏入校園,迎面而來的是與一般校舍無異的建築,小巧精緻,並沒有什麼特別。直到進入了校舍內部,才發現人文學校與眾不同的設計理念。在整棟建築裡面,幾乎所有的教室都是開放式的。這所謂的開放式,代表的是沒有門、沒有窗,每個教室都彼此連通。教室與教室之間,只有一些簡單的櫃子作為隔間,或是沒有玻璃的窗框。

在這樣的設計底下,教室與教室之間的隔閡變小了許多,整座學校就像是一個大班級,而每一個空間都是學習的場域。這樣的建築設計其實也反映了人文學校特別的學習模式:混齡教學、適性教育。

在人文,沒有「年級」這樣的概念。學生們不因年級而分班,而是依照自己在每一個科目的程度與興趣,與自己程度相仿的同學一同學習、討論。比方說,小學六年級一直到國二,是屬於同一個群組的,學生們能夠自由地選擇與自己程度相當的課程來上,而不需要被自己的年紀綁住。

也因此,學生的學習其實更需要的是對於自己的了解,了解自己的學習動機、學習程度,才能夠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這是在一般的台灣學校難以看到的景象。長久以來,我們都被課表跟班級束縛住,很難有機會能夠依照自己的學習程度來選擇課程。久而久之,我們便習慣性地把讀書當做是一個必經的旅程,而不是自己選擇的結果。可是這樣的習慣,真的好嗎?

真實的教育現場


「你的那個行程規劃好了嗎?好了傳過來我幫你算經費。」
「我傳給你了!你看一下。那另外那個地點我們還有要去嗎?」
「要哇,可是這樣景點會不會太多啊?」

這可不是旅行社的員工對話,而是我在抵達人文的當下,人文學生正在「行動教育」的事前準備會議。「行動教育」是人文高中的特色之一,透過讓學生自己選定學習主題,到國外或國內進行為期一星期到一個月的旅行計畫,學生能夠從中學習到旅程的規劃、與同學之間的協調,並且在旅行中把網路上與書本上的知識在現場得到最深刻與真實的體驗。

在看著他們討論的時候,其實內心是受到很大衝擊的。對我來說,看著他們討論,很像隔著一層屏幕,在看外國教育的紀錄片,學生們勇於表達自己想法,彼此包容對方意見,老師從旁引導,這不就是我們理想的教育原型嗎?在大學校園都很難看見的景象,卻讓我在宜蘭的這所高中真實的看見。

體制外的體悟


然而,最令我震撼的,是另外一邊的討論。另外一群高中學生們,正在討論的是「體制外VS體制內的教育」。身為體制外的高中生,他們在社會上總是會受到一些不一樣眼光的看待。就連他們自己看自己,也會開始擔憂體制外的教育無法應付一般的大學學測和指考,需要花上加倍的努力才能夠獲得社會的認可。

但是,他們的討論精采的程度,絕非我在此用寥寥數字能夠形容的了。他們談論的內容從春節與家人的對話談到出社會的迷惘,從軟實力的無法量化談到硬實力的增強。我還印象很深刻,有一位同學是這樣說的:

「其實,我覺得我們讀的人文高中所教的東西,像是創意、獨立思考、自主學習這些東西,你說真的很特別嗎?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因為這些東西,本來就是教育基本應該有的,人文只是把這個基本做到而已。」

是啊,但是這個基本,台灣有多少學校、多少老師做得到呢? 當人文的學生們正熱烈地討論著如何改革學校的制度,如何讓學生更有競爭力,更能與一般社會接軌的時候,我的心中卻對他們享有這樣的學習環境與學習夥伴,泛起了羨慕之意。

他們已經想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在哪裡?


或許人文的制度仍然有所缺陷,或許從這樣一個體制外學校出來的學生仍會遭遇到許多困難,甚至比一般體制學生還要大的煎熬,但是看見他們由一個僅僅19歲的助教帶著其他學弟妹一起討論這樣的議題,開始討論未來出社會該怎麼辦,到底怎麼樣找到自己專精的技能,對於他們的徬徨跟害怕,我倒是一點也不緊張。

他們所討論的問題,是一般大學生到了大四即將出社會,甚至是研究所要畢業了,才會開始思考的事情。而能夠像這樣在課堂上討論未來,甚至批評學校政策、商討該如何改變學校經營方針的景況,更是前所未見的。當他們開始煩惱該如何面對未來的時候,他們的談吐跟思想總是會讓人覺得他們是個二十幾歲,即將要踏入社會的新鮮人,雖然他們實際上可能連十八歲都不到。

十八歲開始面對這個問題,他們還有的是時間去思考、去嘗試。然而受一般體制教育的我們,有多少這樣子的機會能夠思考、辯論,那些關於我們那始終霧氣瀰漫卻又如夢似幻的未來,那些被考卷跟名校所掩蓋的關於教育的本質,還有那些,真實世界打著創意與積極來徵人卻又只看重學歷文憑的矛盾本質?

對於教育這件事,我們應該要有更多選擇


離開人文學校的時候,天空正飄著小雨。夜幕低垂,宜蘭清新的空氣呼吸起來暢快無比。但更令我暢快的,是在宜蘭人文學校,看見了一個教育的夢正活生生的發生著。也許不是所有學生都喜歡這樣的學習方式,或是能夠適應這樣自由而開放的學習環境,可是人文學校所推崇的獨立思考、自主學習、適性教育的精神,我相信能夠帶給許多體制內學生更大的幫助與成長。

我們不需要把每間學校都塑造得跟人文學校一樣,就像我們也不希望所有學校只有填鴨與考試導向的教育一般。對於教育跟學習這件事情,我們其實有很多選擇,如果我們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有這些選擇,至少,我們可以給我們的下一代更多元的選擇。

閱讀更多...
2013年2月9日 星期六

人與人的相處,不外乎信達雅

0 意見

前些日子,實在是有太多事情忙不過來,所以部落格荒廢了兩週,
過年之後,暫定每週一四發刊,主題仍然以創致六力為主,希望能帶給大家一些不一樣的想法。
如果我們的文章能夠讓你認同,也請不要吝嗇幫我們分享出去喔



信達雅,不是什麼某個島國或是觀光景點的名字,而是嚴復先生在《譯例言》中提出的翻譯三大原則:「信、達、雅」。所謂信,就是能夠翻譯出原本的表達原文的意思。達,則是除了字面上的意義以外,還能夠表達出原文隱含的意涵。而能夠通順、流利把原文的意思優美地翻譯出來,就是雅。

以前在外文系上翻譯課的時候,上到這一個章節,心中對於嚴復能夠提出如此言簡意賅的翻譯原則,其實是蠻佩服的。只是沒想到,在離開校園許久之後,這三個字卻在偶然的情況下產生了新的意義。

輕諾寡信,不如寡諾重信

在不久前參與了一場演講會,主題是關於創業的。講者在台上這樣說著:「...其實到頭來,不過就誠信兩個字。雖然老掉牙,卻是跟人相處的鐵律。」在那個當下,除了認同以外,這兩個字也喚起了一個高中時代的故事。

在高中的時候,我非常熱中社團。在青春無敵的高一快要結束的時候,剛剛滿第四屆的流行音樂研究社,還沒有所謂「暑訓」這種東西。說是「暑期訓練」,其實就是夏天的青春旅行。於是我便大膽地招集了同屆的社團同學,想要開一個會議來討論這件事情,看看怎麼來辦這個「暑訓」。

但是人生就敗在這個BUT。不知道在忙些什麼的我,竟然忘記了中午要開會這一回事。自己招集的會議,自己忘記時間,還很開心地跟同學打屁聊天啃便當。在那個手機還不流行的年代,沒有人能夠聯絡的到我,於是這個會就這樣被我徹底地忘記,一直到下午兩三點,在走廊遇到了社團同學,這才知道事情大條了。

於是為了彌補自己說出來卻沒有做到(還耽誤了許多人的寶貴午休時間)的大錯,我買了一箱飲料,請了每個人一人一杯,算是對我的失信的小小補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飲料的關係,還是大家都很包容我,這件失誤就這樣消失於無形,讓我在之後與其他人相處上都相當融洽。

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是,「信用」。說出來的話能夠做到,就是信。如果沒有辦法確定自己能夠做到,那就不要輕易地答應他人。老子說:輕諾寡信,就是說隨隨便便就發毒誓、掛保證的,通常都很難守信。與其隨意答應別人,倒不如「寡諾重信」,也就是從不輕易承諾別人,但只要一說出口就一定做到。

每個人就像是一個國家

其實,人與人之間相處,就很像是很多個不同的國家在交流。每個人的內心無法直接溝通,所以透過「語言」的媒介來了解彼此,這個從心念轉成語言的過程,就有如翻譯在做的事情一樣。

你能夠讓別人了解你的意思,相信你,那是「信」。說出口的話能夠說到做到,那是「達」。不只做到,還要做的好,做的漂亮,那是「雅」。人與人的相處,不外乎如此。能夠真正做到這三件事情,就算沒有漂亮的學歷、顯赫的背景、傲人的經歷,也能夠讓別人發自內心地相信你,與你交心。在與人相處上面,也就能夠更加融洽。

那麼,該如何讓自己能夠做到這三件事情呢?我們可以回想一下,最近幾個月中,是不是做了一些我們不可能實現的承諾?比如說答應了一個不熟的朋友這個月一定要吃一頓飯,或者是告訴爸媽這個月一定會回家一趟。這些承諾,究竟我們是真心的下定決心要做到?還是只是為了敷衍當下的場面?

如果下定決心要做到,卻又無法守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對自己的了解不足」,不知道自己的能耐到底有多少,不了解自己能不能做到這件事情,不知道自己其實根本就不想要回家,不想要尷尬的吃頓飯。若是如此,當初又何必要斬釘截鐵地承諾這些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呢?

所以,下次在做出承諾的時候,先好好地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夠做到?如果不是那麼確定,就不要答應的那麼早。要不然,就請把承諾負責到底,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無法被他人所信任的人。


閱讀更多...
2013年1月19日 星期六

漫談創致:我們的願景

0 意見



這一篇網誌,沒有什麼主題,也沒有什麼太有啟發性的東西,單純跟大家聊聊天。

我的一個很要好的朋友,昨天問了我一個問題,「你覺得,十年之後,創致會是什麼樣子呢?」聽到這個問題,我心中不禁一凜。這個問題跟前幾天與一位接棒啟蒙的前輩問我的問題不謀而合。我才突然想到,其實我們很少告訴別人,我們心目中理想的那個樣子,到底是什麼樣子?我們究竟希望能夠為世界做些什麼?又希望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們希望,台灣的年輕人,都知道自己的天賦跟夢想是什麼,能夠勇敢追夢。

是的,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句話,但這背後的準備跟構成,卻足以讓我們忙上一輩子。我們想打造創致成為一個散佈在各處的空間,一個在缺少靈感、需要獨處、需要夥伴、需要思考人生的時候,看到創致的標誌就會感到溫暖的一個地方。在那個空間中,人們可以跟同樣在追夢的人分享心情、討論夢想、交流情報,然後互相鼓勵。

在那樣的空間中,我們有充滿創意的課程跟活動,幫助人們釐清思考上的盲點,加強創意的連結,產生驚人的好點子。最重要的,是幫助人們找到他們的天賦、他們的夢想。

做夢真的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因為零成本、體驗美好。在那樣的想像中,總覺得充滿了無限的能量跟無限的希望。

但是真實不是這樣運作的。

真實是,追夢這件事比起做夢重要的太多太多了。做夢豈是一件難事?雖然我們的夢想常常迫於現實不得不放下、暫擱,不過要講出夢想,比真正地往夢想的路上走,是容易的太多太多了。力量,是從實踐開始的,這是我們在大學時代學到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在過去的五年中,創致實際運作其實只有三年的課餘時間,我的創業夥伴瑄明先去當兵,當他退伍的時候,我卻才剛進軍中。等到今年終於役滿退伍,兩年就消失了。而新加入的致崴目前還在服役中。

於是我們都在追夢的路上耽擱了,可是這沒有影響我們築夢的熱情。去年底退伍,我們重啟創致的運作,架粉絲團、部落格、與其他類似團體接洽、合作、會談,才發現,這兩年的人生經歷,多多少少也成了夢想的養分。

再過不久,創致團隊將會放下手邊的工作,全心投入創致的營運當中。以前的人總覺得,要等到自己功成名就,有了財力跟廣大的人脈之後,再來回饋社會。我們不這麼想,既然要做,就從現在開始吧,那怕是一點點,也該從現在開始。人生在世不過幾十個寒暑,如果最精華的年紀沒有奉獻在自己熱愛的事業上,不是很可惜嗎?

就是這樣了,我把創致的夢想分享給你們,你們要不要也分享一下你們的夢想呢?



閱讀更多...
2013年1月17日 星期四

你怎麼看權威的那件白袍?

0 意見

昨天的文章 上課問問題真的很重要嗎 有一位朋友的回應講到,其實我們不發問,是因為服從權威的傳統所帶來的後遺症。今天就來談談這個主題,也就是「權威」這件事情。在這裡推薦大家一本書,叫做不服從的創新,整體來說也是在講如何面對「權威」,走出一條創新的路。

受爭議的的米爾格倫實驗

講到權威,不得不提一個很著名的心理學實驗 - 米爾格倫實驗。這是一個舉世聞名的實驗,實驗的目的,是希望實驗結果能夠說明:幫納粹殺人的那些追隨者,到底是單純的服從命令?還是出自自己的意願呢?

實驗是這樣的,實驗的名稱以「體罰對於學習行為的效用」來招募志願者,而參加實驗的志願者可以得到一定的報酬。志願者被告知,參加實驗的人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擔任「老師」,一組擔任「學生」。但實際上,所有的志願者都是扮演「老師」的角色,而所有「學生」的角色都是由實驗人員扮演的。

老師跟學生會被分配到隔著一面牆的兩個房間裡。志願者被告知,這兩個房間中連結著電擊器。只要學生回答錯誤,「老師」就要控制電擊器電擊「學生」。實驗開始,學生要回答老師的問題,只要回答錯誤,就施予電擊,並且逐次加重伏特。但實際上,電擊器根本不存在。

對於志願者所扮演的「老師」而言,當他加重電流的時候,就會聽到牆壁的那一端傳來「學生」的哀號聲。隨著電流加大,哀號聲也越來越駭人。等到電壓達到300V的時候,牆壁那一端就不會有任何反應,也不會回答問題。但實際上,並沒有電流,「學生」則是由專業的演員所扮演的,與實驗人員是一夥的。

在志願者的旁邊,會有一個穿白袍的實驗人員,指示志願者調高伏特。當志願者表明想要退出時,實驗人員會用冷峻的語氣指示他繼續,並且告訴他他不需負任何責任。當慫恿他四次而志願者仍然堅持要退出的話,則可以退出。

結果是,沒有一個人在達到300V前堅持退出。

你怎麼看那件白袍

這個白袍的實驗人員就象徵著「權威」,而我們對於權威,總是服從。這個權威,可以是任何領域的,可以是老師、可以是部長、可以是主任、可以是經理。在所謂的「社經地位」比較高的人,我們都一概認為那是一個權威。我們總覺得,至少他是在某些領域有了專長、有了比自己多很多的經驗,才能夠到達這樣的地位,所以願意服從他所說的話。

然而,正義呢?真理呢?甚至連那些經驗、專長,都可能是假冒的、虛偽的,就像那個誰都可以穿上的白袍一樣。然而,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真理,這裡並不是要告訴大家我們應該要「對抗權威」,反之,我覺得我們應該要做的是「平視權威」。

平視權威 所以能不以人斷言

平視權威,也就是在心中去掉對於權威的恐懼、服從,而是以一個平等的角度視之。當我們把自己的地位提到跟權威等高的時候(用想像的就可以了),我們就有辦法在那個高度來思考,究竟這個權威說的話有沒有道理?究竟這個權威所做的事情背後的動機是什麼?目的又是什麼?他是被情勢所迫還是出於私心?

在這樣的態度下,獨立思考的精神很快就能夠被發揮出來。所謂「不以人廢言」,用在權威的身上也可以是「不以人斷言」。判斷一件事的對錯與否,不應該是因為他擁有權威身分、地位、背景,(甚至只是因為他講話比較大聲)而是就事情本身來做探究跟討論。

我承認,在國中的時候,我也因為一個數學題目跟老師爭的面紅耳赤,最後雖然不了了之,可是過程中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老師想要展現他的權威來說服我。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不可否認的,很多學生的想法會被權威的管理方式給箝制,這也是創意思考遲遲無法在校園裡見到的原因之一。

如何我們想要培養出獨立思考、有自己主見的學生,那麼就要時時檢視自己,是不是也有些時候,用了權威的態度來對待別人,或是總是把某些人當成權威來服從,如果我們如此做了,那麼還要要求別人要獨立思考,那麼根本就是緣木求魚。


閱讀更多...
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

上課問問題真的很重要嗎?

0 意見


「『你們的學生上課都好安靜喔,他們真的都懂嗎?他們都沒有問題嗎?』外國的友人說著,我不禁為我們的教育捏了把冷汗,為什麼他們都不發問呢?多問,才能夠學習。」

這樣的敘述我們其實不難見到。坊間的書籍、宣傳,也都口口聲聲地強調發問的重要,有些比較好的書會把「問對問題」強調出來,但是很少人提到,為什麼要問問題?為什麼會有問題?

為什麼要發問?

當我們看見外國課堂上踴躍發問的景況,我們常常落入了只看表象,不看原因的通病。似乎,我們只要學到「發問」這件事情,我們的學習就會從被動變成主動,知識跟學問就會透過「發問」這件事變成自己的。事實是如此嗎?

在我高中的時候,班上有一個同學,非常喜歡發問,一堂課舉手發問十來次,平時非常用功讀書,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如果我們單看這樣的敘述,很容易就把發問這件事情跟好成績連結在一起。可是我沒有講到的是,他往往都問一些老師剛講過的題目,甚至是前一分鐘才講過的事,下一分鐘他就舉手發問,常常惹得連老師都快抓狂。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上課總是埋首在自己的書中,然後碰到不懂的就發問,也沒管老師是不是正在講解這個課題。

不管怎麼說,至少這還是一個上進的表現。那麼大多數人如我們,幾乎是不可能在課堂上發問的。不發問的原因有很多,一個是老師所說的對他來說都是貂蟲小技,沒有什麼問題好問的。還有一個就是完全聽不懂,所以根本不知道從何問起,只好努力地從頭自己猛k。但是,這兩種人其實都不是多數。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是多數?

教什麼就學什麼

據我的觀察,其實大多數人對於課堂上的課程並沒有多少興趣,這來自於他們沒辦法找到自己真正學習的動機,只好先用父母、老師、社會所說的的「好成績=好工作」來充數。在這樣的狀況下,學生上課其實就是一直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完全任由老師擺佈。老師要教這個,就聽這個,教那個,就聽那個,完全沒有主動性。

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很難會有問題可以發問的。學生會有問題要問,多半是他的思考已經超前了老師所教授的進度。也就是說在老師教了某個課題之前,他已經對於那個課題思考過了,腦中產生了許多疑問,而老師的講解仍然不足以解答這些疑問,所以發問。

強制灌食的教育方式

可是大多數學生本身沒有學習的動機,老師講課往往只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這個知識或資訊,在學生還沒有思考、消化、理解老師所講的事情的時候,老師往往已經接著講述下一個主題或下一段知識。於是我們的教學就變成像是一種「強制餵食」,在強制餵食的時候,你能要求他告訴你食物的味道嗎?甚至還問你食物的料理方式?(所以我們還有「補習班」在下課後來「幫助消化」。)

所以,發問這件事,其實應該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狀態。當一個學生有動機學習的時候,他就會去找尋相關知識、思考相關問題,在老師沒有講到的部份適時地提出他的問題。如果老師所說的學生早就都思考過了,也查閱過相關的知識,所以一點問題也沒有,那不也很好嗎?因此我們不應該倒果為因,把「發問」當做是一個技能或是一定要做的事情,而是應該探究如何啟發學生學習的動機,讓他們自然而然想要「發問」,來填補他們滿心的求知慾。



閱讀更多...
2013年1月15日 星期二

其實我們追求的不是創意

0 意見

看到了這個標題,會不會覺得我們之前講的那麼多創意都是騙人的呢?趁這個機會,也順便認真地探討一下「創致」到底要做什麼事情。 之所以會下這個標題,就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於「創意」的定義, 而到底「創意」是什麼呢?

有太多關於創意的定義,我相信正在閱讀此段文字的你,也會有關於創意的定義。這個部落格,或者說「創致團隊」,在講述創意的時候,大部分都是一個集合名詞,來自於「賴聲川的創意學」書中所包含的一整套創意構成架構。在我們的電影映談會中,我們使用「創意的態度」這個詞來詮釋我們的理念,而現在則是有了「夢想創作學家」這個完整的概念。

每個人面對問題,都會有不一樣的態度。這些態度決定了每個人的生活,因為我們的生活就是由大大小小的問題所組成的。舉凡大到要跟哪個對象結婚、要選什麼樣的科系、要換什麼樣的工作,小到晚餐不知道要吃什麼,桌子上的東西太亂,昨天跟女朋友吵了一架等等。我們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是抱持什麼樣的態度呢?

1.逃避問題的態度。
尤其是關於人生的問題,許多人其實選擇的是逃避。「我的未來要做什麼?」「我的價值是什麼?」「我能為這個世界貢獻什麼?」「我是誰?」面對這些問題,許多人選擇的不是去思考、解決,而是逃避。逃避這些問題其實在短期間不會有什麼負面作用,但這些問題其實就像是慢性病一樣,應該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然就會拖到四五十歲退休了之後,才覺得人生茫茫,忙了一場卻成了一場空,找不到人生的意義與目標。

2.抱怨問題的態度。
另外一群人,對於問題選擇的是抱怨,他們希望,別人能夠來幫他們解決這些問題。假設只要動動嘴就可以有人來幫忙解決問題的話,何樂不為呢? 但是這樣真的能夠解決問題嗎?或許社會上的重大問題總是會有人出頭想要解決,不過自己的人生問題,又該找誰來解決呢?於是開始抱怨父母沒有幫他找個好的出路,抱怨政府沒有給他一個好的環境。

3.解決問題的態度。
還有一群人,選擇了想辦法解決問題。他們覺得,既然看到了問題,那麼為什麼不想辦法解決呢?於是,他們從生活的問題上開始,看到了大家不知道晚餐要吃什麼,就設計了一個拉霸機。看到大家讀書讀得很茫然,設計了夢想佈告欄。他們看到了人生的問題,就想辦法解決。解決的過程中,需要知識,就去學知識,需要創意,就發想創意。需要人力,就想辦法去找資源。

所以對於第三種人來說,學習不是一個過程,而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因為他們看到了問題,願意去想辦法解決,那麼自然而然就會從中學習到這個問題的知識、技巧跟前人的經驗。他們看見了問題的矛盾之處,所以就會從中努力思考各種方法,於是創意便油然而生。

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創意的態度」,其實也就是解決問題的態度。但是在解決問題之前,最重要的是要先釐清問題是什麼。你所面臨人生最大的問題是什麼?現階段碰到最大的問題又是什麼?你有沒有解決問題的態度願意去解決它呢?找到了這個問題,又願意解決它,這就形成了你的動機,你也將因為這個動機開始主動學習、尋找資源、實現夢想。


閱讀更多...
最新消息 News
看看想想 Blog
 
創致 Crechi © 2013 DheTemplate.com & Main Blogger.

所有內容歡迎分享、轉載,惟請註明出處並連回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