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扣掉學歷跟文憑,你還有多少籌碼? |
籌碼就是關鍵
一般用「籌碼」這個詞,都是指自己對於一件事情有多少把握,或是擁有多少資金。但是今天我想要跟大家聊的是,「經驗」跟「態度」。當我們在面對一件新事物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感到懼怕,為什麼呢?因為不知道。當一件新事物裡面有許多方面是未知的時候,風險也就相對來講增加許多。而這個時候,決定要不要做這一件事的關鍵,就在於你擁有了多少籌碼。
我的大學時代,台灣的經濟狀況就已經不是太好。而常讀的創意趨勢總是告訴我,在這個世界中已經沒有了絕對穩定的工作,任何工作都有可能在一夕之間變成夕陽產業。所以能夠多一些技能總是好的。於是我雙主修了外國語文學系跟工業設計學系,甚至還修了一個華語教學學程,以便在不小心流浪在外國街頭的時候還可以靠教中文賺個機票錢飛回來。
扣掉文憑跟學歷,你還有多少籌碼?
當然,這些文憑或是學歷,在現今的社會中多多少少還是籌碼,而且還算是蠻有價值的籌碼。但是,這個時代已經慢慢過去,現在碩士生或博士生找不到工作的滿街跑,隨便領個二十幾K的碩士生還會被拿到新聞上面說嘴。然而,我們只看到了他們擁有了文憑跟學歷的籌碼,而其他的呢?
其實,相信許多人都聽過這樣的說法,企業在用人,並不是看他們的學歷而定,而是看這個人對不對頭。有些人可能會嗤之以鼻,認為這個說法言過其實。當然,我目前也在公司工作,業界在徵人用人,看學歷還是無可避免的,但重點是在,除了學歷之後呢?你還有多少籌碼能夠拿出來用?
不思考 做再多也沒有用
這時候「態度」跟「經驗」才是決勝的關鍵。不論是要執行一件專案,或是要面試一間公司,「經驗」越多,就代表在這個領域的未知越少,在執行上面也不容易感到懼怕。當然有許多公司會認為,「經驗」有時候也是創意的絆腳石,反而不會想要太有經驗的人。那麼,只能說這在本質上搞錯了「經驗」跟創意的關係。
如同之前所說,「經驗」是我們的資料庫來源,經驗越多,資料量越大,能夠產生的創意組合也就越多。但是能不能找出這些創意的組合,靠的就是「態度」。如果一個人在同一件事情上,持續地做,努力地做,但卻從不曾思考,這就好像小時候罰寫一樣,我們寫了一百次相同的東西,字也不會變漂亮,因為我們不情不願去做這件事情。但是如果我們給自己「把字寫漂亮」當做罰寫的目標,那我相信一百次之後,必定會有進步的。
創造經驗 培養態度
所以,如果經驗不足,就去創造經驗吧!不同的人生經歷,能夠帶給人生不一樣的際遇,也能夠產生更多的創意與可能性。要是我當初大三沒有拍過片,我現在也不會找到這一份跟我的學歷幾乎無關的工作,而「拍片」這個經驗,卻是我自己創造出來的。那麼,態度不足的話呢,就去培養態度吧!常常保持思考,不論是在做什麼事情,思考突破,思考創新,思考能夠改進或是做得更有效率的方法,那麼這樣的習慣就會變成一個具有創意的工作態度。
而這些,都是我們能夠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需要的籌碼。籌碼越多,就越有把握。就算我不小心輸掉了一些籌碼,還是有許多籌碼能夠讓我在別的場子開出紅盤,賺進更多的籌碼。然而,籌碼少的人,就只能靠著少少的籌碼,一次又一次的「賭」,看自己能不能夠碰到一個對頭的老闆,一個幸運的機會,能夠賺到一些經驗,賺到一些籌碼。每個人的資質不同,學歷不同,但是我們能夠創造自己的經歷,培養自己的態度,讓這兩種越來越貴重的籌碼,變成我們最有把握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