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

創意是一種修行

0 意見
今天跟大家單純聊聊創意這件事情。

「修行」這個詞,初聽到大概不免俗地會跟禪坐、佛家、出家等等的概念聯想在一起。但說穿了,修行就是一個自我精進的過程。用不同的方法,讓自己變得更好,就是修行。那怎麼會讓創意跟修行有關呢?

其實我們每個人天生就具備了無限的創造力。想像一下小時候所畫的畫,寫的故事,跟夥伴們在秘密基地如何想像外星人會攻打地球,那不是充滿了創意嗎?曾幾何時,在歲月的洗淘下,我們漸漸被社會化的塵沙塞滿了孔隙,於是僵化而無法自由活動,變成了失去生命力的一句軀殼。創造力被我們塵封在心裡,而我們總是用各種的理由去催眠它,讓它繼續沈睡。

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喚醒自己沈睡的創造力。然而,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下,一切向錢看,在某方面來說,創意通常是不太會顧慮到「錢」這件事的。這也是為什麼創意工作者,我們的刻板印象都是養不起自己的一群人,往往需要其他人的贊助與奧援。

在這樣的環境下,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充滿創意能量、擁有實驗精神、滿懷夢想的人,是需要很大的勇氣與毅力的。這跟一個傳教士在早年來到台灣,在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的情況下,想要把福音傳給台灣人,是一件多麼偉大的事情!這個偉大不是指傳福音,而是他願意放下他原有的一切,來到一個異地奉獻二三十年,這需要多大的勇氣與毅力阿!對許多傳教士來說,這就是一種修行,讓自己變得更好的過程。

創意,也是同樣的道理。正因為創意不是一種知識,而是一種態度,保持一種創意的態度不如從維基百科上面讀完一條條目來的輕鬆容易。那不是聽完一場演講就能夠具備的東西,也不是做完一件作品就用完的事情,那是一個不斷的將內心斟滿、倒空、再斟滿、再倒空的循環。如何隨時地讓自己充滿了知識基礎,保持清澈的心靈,冒險的勇氣,就是創意者應該做的修行。

我從來不敢說自己「很有創意」,說到底我只是一個喜歡思考、有一些鬼點子的小孩子罷了。但是因為對創意理論與實踐的了解,讓我想要分享給別人,而這個分享的過程中,其實我也是在修行,不斷地讓自己實踐創意於生活中,保持獨立的思考而盡量不被媒體影響,維持追夢的勇氣,持續尋找新的方法改變世界等等。那是讓我持續變好的一種方式,也是我的修行。

從我大二開始,我就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志向與夢想。然而為了具備更多元的思考,更充實的能力,我並沒有因此放棄學業。在兼顧雙主修+華語教學學程+社團的情況下,運用僅剩的時間在自己的夢想上面耕耘,甚至後來還因此拍了一部電影,那個過程是辛苦的。但我知道這些辛苦是為了什麼的時候,疲累自然而然會恢復,能量自然而然會補滿。

我希望能夠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而我也看到了現在年輕人對於創意思考與獨立思考能力的缺乏,所以改變成了我的志向。而隨時保持創意的態度讓自己有能力完成這個改變,就是我的功課,我的修行。每個人其實都有屬於他自己的修行,有信仰的人有屬於他的功課要做,而沒有信仰的人也應該要找到他的功課,做這些功課讓自己變得更好。那,你的功課是什麼呢?



你已經找到你的功課了嗎?如果是,那麼恭喜你!
如果你也覺得我們國家的創意教育與獨立思考教育需要被改善,
不妨考慮加入我們

Leave a Reply

 
創致 Crechi © 2013 DheTemplate.com & Main Blogger.

所有內容歡迎分享、轉載,惟請註明出處並連回本站。